我校三项科技成果在全国商业质量大会上受表彰
 

来  源: admin 日  期:2018-9-20 点击率: 1332

    9月17日上午,2018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我校三项科技成果获表彰。海洋学院丁玉庭教授牵头的成果“海上一线船载保鲜加工与清洁生产新技术集成应用”获2016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海洋学院邵平教授牵头的成果“海藻多糖高值化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和药学院杜理华副教授牵头的成果“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酶促糖酯类化合物合成技术开发与应用”获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海上一线船载保鲜加工与清洁生产新技术集成应用”由丁玉庭牵头,联合瑞安市华盛水产有限公司、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完成。该项目针对渔场外移、海洋水产品易变质等质量安全问题,突破了海洋水产品船载优质、高效、生态、高值和安全加工过程的瓶颈与关键技术,建立了海上船载保鲜加工规模化生产线与“捕捞加工一体化”新模式。该项目研发新工艺12项,新装备7套,形成技术方案和操作规范11份,产品标准3项,发表论文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其中5件发明专利已经转让实施,填补了多项船载保鲜加工水产品的国内外空白,总体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2014年至2016年三年实现销售收入16.53亿元,利润2.41亿元,税收1.26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海藻多糖高值化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由邵平牵头,联合合肥工业大学、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海藻多糖配料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这一核心内容,开展了从海藻原料筛选、多糖高效制备及其产业化应用的研究。海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海藻主要应用于饲料、有机肥料,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海藻中多糖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保润、保湿及生物功能特性,在锁水保湿、保润增香、风味性能改善等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价值。近三年,应用单位累计新增销售额4.50亿元,新增利润4663万元,税收1793万元;每年消耗海藻原料5万吨以上,直接或间接帮助渔民增收10亿元以上,有效促进海藻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酶促糖酯类化合物合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由杜理华牵头,联合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庆正鸿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糖酯类化合物化学法合成中存在的反应步骤繁琐、后处理复杂、时间长等技术缺陷与传统酶法合成反应时间长、生产成本高以及溶剂对反应底物溶解性与酶活抑制等技术瓶颈,构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酶促糖酯类化合物合成新方法,提高了酶促糖酯类化合物区域选择性酯化反应效率,缩短了反应时间,降低了有毒溶剂使用,产物转化率及选择性大大提高。该研究成果简化糖酯类化合物生产工艺流程,符合清洁生产和绿色化生产技术,取得了良好社会生态效益。该成果突破糖酯类化合物区域选择性酯化合成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了微流控技术及其在生物催化糖酯区域选择性酯化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本技术成果应用将为多通道并联技术实现多组分产品的管式化、规模化大量生产奠定基础,为今后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糖酯类化合物的生产提供技术储备,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悉,中国商业联合会是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由从事商品生产、商品流通、饮食、服务业的企事业单位、有关社会组织及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个人自愿组成,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下设“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子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国商业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此推动商业行业科技进步。